时间: 2025-05-02 05:1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8:41
词汇“时漏”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者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时漏”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我们无法从常规的词典中找到其确切的定义和用法。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时漏”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或时间的漏失。其中,“时”通常指时间,“漏”则有漏掉、流失的含义。结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失或错过。
由于“时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时间的无情流逝,或者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古代计时工具的描述中,可能会有所提及。
由于“时漏”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时漏”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人们可能用“时漏”来形容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时漏”可能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带来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由于“时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时漏,无声无息间,青春已远走。”
“时漏”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沙漏,视觉上是一种时间的象征,听觉上则是沙粒滑落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时漏”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time slipping away”或“le temps qui s'échappe”可以传达相似的含义。
“时漏”作为一个非标准词汇,其使用范围有限,但在特定语境下可以有效地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