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7:08
史册:指记载历史的书籍或文献,通常包含重要**、人物传记、时代变迁等内容。它是对过去事实的记录,具有权威性和参考价值。
史册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史”指历史或史官,“册”指书籍或卷轴。随着时间的推移,史册的含义逐渐固定为记录历史的文献。
在**文化中,史册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视为传承文明和智慧的载体。历代史官的职责就是编纂史册,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和连续性。
史册给人以庄重、权威和不可更改的印象。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流逝,激发人们对过去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史册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影响深远的**或人物,如“这场革命将被载入史册”或“他的学术贡献是史册上的光辉一页”。
在诗歌中,史册可以被用来营造一种历史的氛围:
在时间的河流中,
史册静静地躺着,
每一页都是过往的痕迹,
每一行都是不朽的诗篇。
史册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一本厚重的书籍,封面刻有古老的花纹,书页泛黄。听觉联想可能是翻动书页的沙沙声,或是历史学者低沉的讲述声。
在英语中,与史册对应的词汇可能是“history book”或“chronicle”。不同文化对历史的重视程度和记录方式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对过去的尊重和传承。
史册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历史的记录,也象征了人类对过去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史册提醒我们要珍惜历史,从中汲取智慧,为未来铺路。
1.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2.
【册】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