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0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00:26
1.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顇,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后因以"荆枝"喻兄弟骨肉同气连枝。
1. 【荆】 - (形声。从艸,刑声。本义:一种灌木)。 - 灌木名。又名楚。 【引证】 《说文》-荆,楚木也。 、 《汉书·郊祀志》。注:“作幡柄也。”-以牡荆书幡。 、 《广州记》-白刑堪为履。
2. 【枝】 -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枝,木别生条也。 、 《素问·移精变气论》-草荄之枝。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千朵万朵压枝低。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不蔓不枝。 、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宋·洪迈《容斋续笔》-正用一枝鸣。 【组词】 枝任、 枝末、 枝主、 枝杪、 枝柯、 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