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5:19
中继线:在通信领域,中继线是指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通信设备或网络的线路,其作用是延长信号传输的距离或增强信号的强度。中继线可以是物理线路,如电缆或光纤,也可以是无线传输路径。
中继线一词源于英语“relay line”,在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信号传输技术的进步,中继线的概念和应用也在不断演变。
在现代社会,中继线是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信息流通和网络连接至关重要。在数字化时代,中继线的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影响着社会的信息化水平。
中继线给人以稳定、可靠的印象,它象征着连接和沟通的桥梁,让人联想到不断进步的科技和便捷的现代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接触到中继线,但在使用互联网、电话等服务时,中继线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当我们享受流畅的视频通话时,背后就有中继线的支持。
在诗歌中,可以将中继线比喻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在这纷扰的世界里, 中继线如细丝般缠绕, 连接着心灵的彼岸, 传递着无声的温暖。”
中继线可能让人联想到错综复杂的电缆和光纤网络,或者是无线电波在空中的传播。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城市天际线中闪烁的通信塔的画面。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电话线路中的静电声或无线电波的嘶嘶声。
在不同语言中,中继线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连接和传输——是普遍的。例如,在法语中,中继线可以称为“ligne de relais”。
中继线作为通信技术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被提及,但它在保障现代社会的通信畅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了解中继线的含义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通信网络的运作原理,并在语言表达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术语。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继】
同本义(把断了的丝接续上)。
【引证】
《说文》-继,续也。 、 《易·象传》。注:“谓不绝也。”-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 《楚辞·离骚》-折琼枝以继佩。 、 宋·苏洵《六国论》-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先后相继。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
【组词】
继继、 继踪、 继踵、 继志
继承。
【引证】
柳宗元《封建论》-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继吾志事。 、 清·袁枚《祭妹文》-九族无可继。
【组词】
继世、 继轨、 继体、 继绪
3.
【线】
(形声。从糸(mì),戔(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线,缕也。 、 《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如线。 、 《红楼梦》-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
【组词】
线儿提的、 毛线;丝线;缝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