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7:24
“全神倾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全部的精神和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词汇强调了专注和投入的程度,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非常专注,以至于忽略了周围的一切。
“全神倾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强调的是精神和注意力的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专注和投入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尤其是在学和工作中。因此,“全神倾注”这个词汇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含义,常被用来赞扬那些在某一领域表现出极高专注度的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赞赏。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追求目标时毫不分心的人,他们的专注和毅力令人钦佩。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曾多次尝试全神倾注地学某个复杂的概念,这种专注的状态确实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笔下,全神倾注,字字珠玑,如星辰般璀璨。”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个人坐在安静的房间里,灯光柔和,他的眼睛紧盯着书本或电脑屏幕,周围的一切都静止了。听觉上,我联想到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或是键盘敲击的节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 fully engrossed”或“be completely absorbed”,这些表达也强调了专注和投入的状态。
“全神倾注”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专注的状态,也激励我在学和工作中追求更高的专注度。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那些在各个领域全神倾注的人,他们的专注和毅力是我学的榜样。
他全神倾注的只在哇的一声之后那最关紧要的一个报告。
1.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2.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
3.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4.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灌也。 、 左思《吴都赋》-振盪注流。 、 《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 《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而泽下注。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大雨如注。 、 《东观汉记》-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 、 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组词】
把酒注到瓶里;注溉、 注萤、 注集、 注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