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7:14
“以指测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手指数着河的宽度来测量河流的深度。这个成语比喻用不恰当或不科学的方法来处理问题,结果往往是错误的或不准确的。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自以为是、方法不当的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批评某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科学或不专业。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精确测量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的出处不详,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测量技术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成语更多地被用来批评那些不科学或不严谨的行为。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科学方法和精确性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精确性和科学方法的重视更加明显。
这个成语给我一种无奈和讽刺的感觉,因为它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能采取的错误方法。它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更加谨慎和科学。
在我的工作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试图用非常简单的方法解决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结果当然是失败了。这让我深刻理解了“以指测河”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以指测河,河深不可测;以心度人,人心难捉摸。”
想象一个人站在河边,用手指数着河的宽度,试图测量河的深度,这个画面充满了讽刺和无奈。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sing a yardstick to measure the ocean”,意思是用不恰当的工具来测量巨大的事物,也是比喻方法不当。
“以指测河”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采用科学和精确的方法。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们批评和反思不恰当的行为。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3.
【测】
(形声。从水,则声。本义:度量水的深浅)。
度量;测量。
【引证】
《说文》-测,深所至也。 、 《周礼·大司徒》。注:“犹度也。”-测土深。 、 《礼记·乐记》。疏:“知也。”-穷高极远,而深深厚。 、 《礼记·少仪》。注:“意度也。”-毋测未至。 、 《国语·晋语》。注:“度也。”-抑欲测吾心也。 、 《韩非子·主道》-大不可量,深不可测。
【组词】
测海、 测景、 测汽车的速度;测房子的高度;测地、 测步
4.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