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2:01
“以微知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微小的迹象或细节来推知整体的情况或本质。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细致观察和深入分析的能力,通过局部来理解全局。
“以微知着”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和文学作品,强调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来理解事物的本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场景和语境有所扩展。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慎思明辨”和道家思想中的“观微知著”,强调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在社会生活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赞扬那些具有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洞察力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以智慧和洞察力的联想,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和精妙的思考过程。它激发人们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整体的把握,增强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运用“以微知着”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团队成员的微妙变化和项目进展的细节,及时调整策略,最终成功完成了项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细雨轻拂,以微知着,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
点滴滋润,心田生辉,
洞察秋毫,智慧之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细微雨滴落在叶片上的画面,传达出通过微小迹象感知自然变化的意境。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ad between the lines”或“see the big picture from small detail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通过细节来理解整体的思维方式。
“以微知着”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通过细致观察和深入分析,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微】
(会意。从彳(chì);--(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微,隐行也。 、 《左传·襄公十九年》-崔杼微逆光。
【组词】
微行
3.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
4.
【着】
(着为著的俗字)。
穿。
【引证】
《资治通鉴》-恂常私着胡服。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二刻拍案惊奇》-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
【组词】
着衣、 着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