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4:38
令票:在古代**,令票是一种官方文书,用于命令、指示或授权某人执行特定任务或行动。它通常由上级官员签发给下级官员或平民,具有法律效力。
令票一词源于古代汉语,“令”意为命令,“票”指文书或凭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常用,但在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中仍可见其踪迹。
在**古代社会,令票是权力和法律的象征,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和官僚体系的特点。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行政管理和法律执行方式。
令票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官场、法律和秩序,带有一定的历史沉重感和权威感。
在历史研究或古装剧创作中,了解和使用令票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再现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和法律制度。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可以通过描述令票的签发和执行过程,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历史氛围。
结合古代官府的图片或古装剧中的场景,可以更好地理解令票的视觉形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官员宣读令票时的庄重语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官方文书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如欧洲中世纪的“令状”(Writ)。
令票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但它在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法律和行政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学和分析这一词汇,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1.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
2.
【票】
迅疾;轻捷。
【引证】
《汉书·霍去病传》。注:“劲疾貌。”-为票姚校尉。 、 《汉书·扬雄传》-校武票禽。
【组词】
票勇、 票健、 票禽、 票贼、 票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