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5:16
词汇“方袍”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服装,尤其是指古代或**场合中穿着的长袍。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可能的含义进行。
“方袍”字面意思是指一种形状为方形的袍子。在古代,这种服装可能用于特定的仪式或**场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方袍”可能被用来描绘古代的仪式或场景,增强历史或神秘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服装的特定情境下。
同义词可能包括“长袍”、“法袍”等,这些词汇都指代一种较长的服装,通常用于正式或**场合。反义词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如果要表达相反的概念,可能会使用“短衣”、“便装”等词汇。
由于“方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方”(指形状)和“袍”(指服装)组合而成,用来描述一种特定形状的袍子。
在某些文化或中,特定的服装如方袍可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身份、地位或信仰。
对于一些人来说,“方袍”可能唤起对古代仪式或**神秘感的联想,带来一种庄严或神圣的情感反应。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方袍”这个词。
在创作中,可以将“方袍”用于描绘一个古代或**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或神秘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穿着方袍的人物在古代宫廷或寺庙中的形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仪式中的音乐或诵经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服装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象征意义,例如西方的“法袍”(robes)在**和法律场合中使用。
“方袍”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主要限于特定的历史或语境。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仪式的细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在特定场合下使用可以增加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袍】
有夹层、中着棉絮的长衣。
【引证】
《论语》。按,衣有箸者,今之绵衣,或曰箸以乱麻曰袍。-衣敝縕袍。 、 《礼记·玉藻》-纩为茧,縕为袍。
【组词】
袍子
外衣。
【引证】
《正字通》-袍者,表衣之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