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1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16:58
词汇“令箴”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令”和“箴”两个字的单独含义来分析,并尝试构建一个可能的含义。
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令箴”可能指的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的规劝或告诫。
在**传统文化中,规劝和告诫是重要的教育方式,因此“令箴”这样的词汇可能承载着传统价值观的传递。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以庄重、权威和指导性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智者或现代的领导者。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如果在一个需要正式或权威性指导的场合,使用“令箴”可能会增加话语的分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令箴”来表达一种深刻的道德或哲理:
晨曦初照,令箴如光, 指引迷途,心向远方。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竹简或石碑上刻写的规劝文字;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重的演讲或宣读。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含义可以通过组合词来表达,如英语中的“authoritative admonition”。
尽管“令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规劝和指导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的丰富表达。
1.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
2.
【箴】
(形声。从竹,咸声。本义:缝衣用的工具 同: 针
同本义。
【引证】
《礼记》。-衣裳破绽,纫箴请补缀。
【组词】
箴缕、 箴末、 箴管、 箴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