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3:03
入射角(Angle of Incidence)是一个物理学术语,指的是光线、声波、电磁波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在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与两个介质分界面的法线(垂直于分界面的线)之间的夹角。在光学中,这个概念尤为重要,因为它与反射和折射现象密切相关。
“入射角”这个词汇源自拉丁语“incidere”,意为“落下”或“切入”。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这个概念逐渐被精确化,成为描述光线和波行为的基本参数之一。
在现代科技社会中,“入射角”在太阳能技术、光学设备和通信工程等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也是技术创新的基石。
对于物理学爱好者或专业人士来说,“入射角”可能引发对精确测量和科学探索的兴趣。对于非专业人士,这个词汇可能带来一种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入射角”这个词汇,但在使用眼镜、相机或太阳能设备时,我们都在间接地受益于对入射角的理解和应用。
在诗歌中,可以将“入射角”比喻为人生中的某个关键时刻或决策点:
如同光线的入射角, 决定了未来的路径, 每一个选择, 都是命运的折射。
想象一束光线以特定的入射角照射在镜面上,产生的反射光可以形成美丽的光斑。这种视觉现象可以与平静水面上的光影变化相联系,带来宁静和美的感受。
在不同语言中,“入射角”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物理意义是普遍一致的。例如,在德语中,它被称为“Einfallswinkel”,在法语中是“angle d'incidence”。
“入射角”是一个精确描述自然现象的科学术语,它在多个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物理世界的运作,也能在技术和工程实践中发挥关键作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虽然它可能不是一个日常词汇,但在专业交流和科学讨论中,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3.
【角】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引证】
《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一角一散。 、 《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比试;竞争。
【引证】
《汉书·贾谊传》-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 、 《汉书·武帝纪》-作角抵戏。 、 《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肆射御角力。 、 《聊斋志异·促织》-日与子弟角。
【组词】
角试、 解力、 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