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4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44:29
词汇“危機”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危”和“機”。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危機”进行深入分析。
“危機”字面意思是指危险和机会并存的状态或时刻。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紧张、不稳定的情况,其中既包含可能导致负面后果的危险,也包含可能带来积极变化的机会。
“危機”一词源自汉语,其中“危”意为危险,“機”意为机会或时机。在古代汉语中,“機”还有机械、机关的意思,后来引申为时机、机会。现代汉语中,“危機”一词广泛用于描述各种紧张和不稳定的情况。
在**文化中,“危機”常常与“危机管理”、“危机公关”等概念相关联,强调在困难时刻的应对策略和决策能力。在社会层面,“危機”也常用来描述国家或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危機”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紧迫感和不确定性。同时,它也暗示着可能的转变和新的开始,激发人们面对挑战的勇气和智慧。
在个人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危機”时刻,如职业危机、人际关系危机等。这些时刻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可能是个人成长和转变的契机。
在诗歌中,可以将“危機”融入到对自然灾害或人类冲突的描绘中,表达对生命脆弱性和人类坚韧性的思考。
在英语中,“cr****”是对应的词汇,同样指危险和机会并存的状态。不同文化对“危機”的理解和应对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在困难时刻的应对能力和转变的可能性。
“危機”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危险和挑战,也蕴含着转变和机遇的可能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危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从中发现成长的机会。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惴】
(形声。从心,耑(zhuān)声。本义:忧愁恐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惴,忧惧也。 、 《广雅》-惴,忧也。 、 《汉书·宁成传》-人皆惴恐。 、 《诗·秦风·黄鸟》-惴惴其栗。 、 《尔雅》-惴惴,惧也。 、 《庄子·齐物论》-小恐惴惴。 、 《孟子·公孙丑》-自返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 、 杜牧《感怀诗一首》-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慴惴。
【组词】
惴怯、 惴畏、 惴恐、 惴息、 惴惕、 惴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