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7:32
“五果”通常指的是五种常见的水果,具体种类可能因地区和文化而异。在传统文化中,五果可能指的是桃、李、杏、梨、枣,这五种水果在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五果”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业社会,当时人们根据常见的水果种类进行分类。随着时间的推移,五果的具体种类可能有所变化,但其作为文化符号的意义一直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五果常常与吉祥、丰收和家庭幸福相联系。在某些节日和庆典中,摆放五果是一种传统俗,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五果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们象征着丰收和幸福,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和美好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五果是常见的食材,无论是作为水果食用还是用于烹饪,都给人们带来了健康和美味。
在诗歌中,五果可以被用来描绘田园风光和丰收的景象:
桃李芬芳杏梨甜, 枣香满园庆丰年。 五果齐聚家和睦, 幸福生活乐无边。
五果的视觉联想是色彩斑斓的水果,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听觉联想可能是切水果的声音,或者是人们在享用水果时的欢声笑语。
在不同文化中,五果的具体种类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常见的五种水果可能是苹果、橙子、香蕉、葡萄和草莓,它们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也各不相同。
五果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具体的水果种类,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五果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传统俗。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果】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果,木实也。 、 《易·说卦》-艮为果蓏。 、 《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 、 《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五果为助。 、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 明·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组词】
果布、 果馔、 果谷、 果正、 果桌、 草果;荚果;浆果;果瓜、 果茹、 果隋、 果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