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0:04
生分(shēngfè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关系变得疏远或不熟悉。基本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陌生或不亲密,通常是由于长时间不联系或缺乏交流导致的。
生分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细微差别:
生分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生”(不熟悉)和“分”(分离、分开)组成,反映了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汉语中,生分可能更多用于描述物品的陌生感,后来逐渐演变为描述人际关系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亲密,因此生分往往被视为一种负面状态。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交方式的变化,生分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生分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失落和遗憾,因为它暗示了关系的断裂或疏远。联想可能包括回忆过去的亲密时光,以及对未来关系修复的期待。
在个人生活中,生分可能发生在与老朋友或亲戚的交往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间的联系减少,关系逐渐变得生分。这种经历可能让人感到无奈和惋惜。
在诗歌中,生分可以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人际关系的变迁:
岁月如梭,
曾经的亲密,
如今变得生分。
回忆里的笑声,
在现实的沉默中,
渐行渐远。
视觉联想:生分可能让人联想到两个曾经亲密的人在不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背影逐渐模糊。
听觉联想:生分可能让人联想到寂静的夜晚,回忆中的笑声逐渐被现实的沉默所取代。
在英语中,生分可以对应词汇如“estranged”或“distant”,它们在描述人际关系疏远时具有相似的含义。不同文化中,对生分的感受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普遍存在的。
生分是一个描述人际关系疏远的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生分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的动态变化,并在个人表达和创作中灵活运用这一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生分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准确传达人际关系的变化,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他人。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