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6:22
词汇“怀身”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用语。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怀身”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怀着身孕”,即指女性怀孕的状态。但在普通话中,我们通常使用“怀孕”或“怀胎”来表达这一概念。
由于“怀身”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可能是为了表现某种地方特色或特定文化背景。
由于“怀身”不常见,以下例句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由于“怀身”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与地方方言或特定文化有关,缺乏广泛的语言学资料。
如果“怀身”是某个地区的方言,它可能反映了该地区对怀孕妇女的特殊关注或传统习俗。
对于不熟悉该词汇的人来说,“怀身”可能会引起好奇或困惑,因为它不是一个常见的表达方式。
由于“怀身”不常见,个人可能很少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怀身”用于描绘某个特定文化或地区的故事,以增加地方色彩和真实感。
由于“怀身”与怀孕相关,可以联想到孕妇的形象,以及与怀孕相关的温馨、期待等情感。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表达怀孕的词汇各异,但“怀身”作为一个特定表达,可能在其他语言中没有直接对应词汇。
“怀身”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范围有限,但在特定语境下可能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
1.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