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0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01:03
生冷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含义:
生冷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生”和“冷”两个字组合而成,分别表示未加工和温度低。在古代汉语中,生冷主要用于食物描述,后来逐渐扩展到形容人的态度。
在中国文化中,生冷食物常被认为不利于健康,特别是在中医理论中,生冷食物被认为会损伤脾胃。因此,生冷在饮食文化中具有特定的负面含义。
生冷 这个词给人一种冷淡、不易接近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或被排斥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食物生冷而导致消化不良的情况,这让我更加注意饮食的选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色如墨,星光生冷,孤独的心在寂静中徘徊。”
生冷 可能让人联想到冰冷的石头、冬日的寒风,或是冷色调的画面和低沉的音乐。
在英语中,生冷可能对应“raw and cold”或“cold and distant”,但具体用法和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生冷 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不仅用于描述食物,还可以形容人的态度。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不同用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