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1:13
生凑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勉强拼凑或组合,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或文章等缺乏自然流畅性,显得生硬或不协调。
“生凑”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生”(不成熟、不自然)和“凑”(拼凑、组合)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为具体,但随着语言的发展,“生凑”逐渐被用来泛指各种不自然或勉强的组合。
在**文化中,强调文章和言辞的自然流畅和逻辑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生凑”这一概念在文学批评和日常交流中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生凑”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不真诚、不专业或不负责任的行为。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于某人或某事的整体评价。
在学术写作中,我曾遇到过需要整合大量数据和文献的情况,有时候为了赶进度,可能会出现“生凑”的情况,但后来意识到这种做法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因此开始注重内容的自然流畅和逻辑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生凑”来描述一种不自然的情感表达:
月光下的影子,生凑成一对, 心与心的距离,却隔着千山万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orced”或“contrived”,用来形容某事物显得不自然或勉强。
“生凑”这一词汇在描述不自然或勉强的组合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避免在写作和表达中的不足,还可以作为一种批评工具,帮助我们提高语言和思维的流畅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生凑”这一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凑】
(形声。从水,奏声。本义:水流会合)。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凑,水会也,聚也。 、 《 说文》。-凑,水上人所会也。 、 《楚辞·九叹·逢纷》。注:“聚也。”-顺波凑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