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2:37
词汇“学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学”通常指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而“涉”则有涉及、涉猎的意思。结合起来,“学涉”可能指的是广泛地学习或涉猎各种知识领域。
“学涉”可以理解为广泛地学习或涉猎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而是涵盖多个学科或领域。
由于“学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不太常见。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角色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在口语中,可能不太会使用这个词汇,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广泛学习”或“多领域涉猎”等表达。
由于“学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学”和“涉”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形容广泛学习的概念。
在强调终身学习和知识多样性的现代社会,“学涉”这样的概念受到推崇。它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全面发展的追求。
“学涉”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不断追求知识、不断自我提升的形象。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学涉广泛的导师,他们的知识面广,能够从不同角度提供见解,这对我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帮助。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学涉”来形容一个智者的形象:
智者学涉无边际,
知识海洋任遨游。
文理兼修心自宽,
世间万物皆可究。
想象一个图书馆的场景,书籍堆叠如山,一个人在其中穿梭,不断翻阅各种书籍,这个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学涉”的概念。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学涉”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well-read”(博学的)或“versatile”(多才多艺的)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学涉”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传达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广泛学习的重要性。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能够涉猎多个领域,不仅能够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还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视角来解决问题。在个人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涉】
(会意。从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趟水过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涉,徒行濿水也。 、 《尔雅》。注:“无舟而渡水曰徒涉。”-冯河,徒涉也。 、 《释水》-繇膝以上为涉。 、 《方言七》-过度谓之涉济。 、 《诗·卫风·氓》-送子涉淇。 、 《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
【组词】
涉水登山、 涉浅、 涉厉、 跋山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