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5:24
“冠盖往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戴着官帽的人来来往往。基本含义是指官员或显贵人物频繁地交往或活动,通常用来形容社会上层人物的社交活动频繁,或者指某个地方或场合经常有重要人物出入。
在文学作品中,“冠盖往来”常用来描绘繁华都市或政治中心的景象,如古代的京城或现代的政府机关。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历史**或社会现象时,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社会结构和权力动态。
同义词:
反义词:
“冠盖”原指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盖,后来引申为官员或显贵人物。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史记》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官员和显贵人物的社会地位非常重要,他们的活动往往代表着社会的动态和趋势。因此,“冠盖往来”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权力和地位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庄重和正式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生活或现代的政治活动。它也可能引发对权力游戏和社会阶层差异的思考。
在描述一个经常有重要人物出入的场合时,我可能会使用“冠盖往来”这个成语,以强调其重要性和正式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冠盖往来处,繁华似梦中。”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的街道上,官员们戴着高高的帽子,乘坐装饰华丽的车子,来来往往,车马喧嚣,形成一幅热闹非凡的场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igh society”或“elite circles”,用来描述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
“冠盖往来”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社会现象的工具,也是理解*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一个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供了一种简洁而深刻的方式来传达复杂的社会动态。
长安城中,乃冠盖往来之地。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2回:“那水鸥小榭,就终年都是~,日积月累的,就闹得亏空起来。”
1.
【冠】
戴;戴帽子。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组词】
沐猴而冠;冠带、 冠巾、 冠狗
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引证】
《史记·萧相国世家》-位冠群臣,声施后世。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出世,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组词】
冠带医生、 冠首、 冠绝、 冠伦
2. 【盖】 古地名 。战国齐盖邑,汉置盖县,北齐废。故城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3.
【往】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往,之也。 、 《礼记·玉藻》-大夫有所往。 、 《易·咸》-憧憧往来。 、 《国语·晋语》-吾言既往矣。 、 《庄子·逍遥游》-往而不返。 、 《庄子·天道》-往见老聃。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随其往。 、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组词】
前往、 往造、 往教、 往旋、 往蹇来连、 往人、 往至、 往程、 往夫
4.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