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4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44:04
战舰:战舰是指专门设计用于海上战斗的大型军舰,通常装备有重型武器和装甲,用于执行海上作战任务,如炮击、反舰作战和防空等。
战舰一词源于古英语中的“seolh”(船)和“beorgan”(保护),后来演变为中世纪英语的“ship”和“war”,最终形成了现代英语中的“warship”。在不同的语言中,战舰的词汇也有所不同,如法语的“navire de guerre”和德语的“Kriegsschiff”。
战舰在历史上一直是国家海军力量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军事实力和海上霸权。例如,英国的“无畏舰”在20世纪初期的海军竞赛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影响了全球的海上战略格局。
战舰往往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同时也象征着人类对科技和工程的巨大成就。对于军事爱好者来说,战舰可能代表着力量和荣耀。
在个人经历中,战舰可能与历史学习或军事博物馆的参观经历相关,通过实物或模型了解战舰的结构和历史。
在诗歌中,战舰可以被描绘为“钢铁巨兽,破浪前行,炮口如林,守护着蓝色的疆域”。
战舰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巨大的船体、高耸的桅杆和密集的炮塔。听觉上,战舰可能让人联想到引擎的轰鸣声、炮弹的爆炸声和海浪的拍打声。
在不同文化中,战舰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在太平洋岛国,战舰可能与传统的独木舟和航海文化相关联,而在欧洲,战舰则与海军传统和海上探险紧密相关。
战舰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军事技术和海上作战的历史,也反映了人类对力量和征服的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战舰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丰富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
1.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2.
【舰】
(形声。从舟,监声。本义:大型的战船)。
同本义。
【引证】
《玉篇》-舰,版屋舟。 、 、 《文选·陆机·辨亡论下》-舳舻千里,前驱不过百舰。 、 《资治通鉴》-方连船舰。 、 、 宋·文天祥《 后序》-北舰十余里。
【组词】
巡洋舰;驱逐舰;航空母舰;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