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6:07
词汇“战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情境出发。
“战籍”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与战争相关的记录或登记。在古代,可能指的是士兵的登记册,记录士兵的姓名、籍贯、服役情况等信息。
在古代军事文献中,“战籍”可能指的是军队中士兵的名册,用于管理士兵的服役和调动。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历史研究、军事档案管理等专业领域。
“战籍”由“战”和“籍”两个字组成。“战”指战争、战斗,“籍”指记录、登记。在古代,这个词可能用于指代士兵的登记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古代,军事管理严格,士兵的战籍是重要的军事档案,反映了当时的军事组织和社会管理。
提到“战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的残酷、士兵的牺牲和忠诚,以及历史的沧桑感。
(由于“战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中,可以使用“战籍”来描绘士兵的命运:
铁马金戈映日红,
战籍翻开血染风。
忠魂不散千年后,
犹听鼓角声声中。
提到“战籍”,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竹简、墨迹,以及战鼓和号角的声音。
(由于“战籍”特定性较强,跨文化比较不明显)
“战籍”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特色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军事管理的特点。在学*这个词汇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加对古代军事和历史的认识。
1.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2.
【籍】
(形声。从竹,耤(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籍,簿书也。 、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 、 《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掌邦国宾客之体籍。 、 《左传·成公二年》-非礼也勿籍。 、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 明·顾炎武《复庵记》-宫观之籍。
【组词】
籍口、 籍戎、 籍地、 削籍、 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