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4:57
匏瓜徒悬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匏瓜一样空挂着”。匏瓜是一种葫芦科植物,其果实可以用来制作容器或乐器。成语“匏瓜徒悬”比喻人虽然有才能或条件,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或发挥,如同匏瓜只是空挂在那里,没有实际用途。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怀才不遇,或者事物虽好却无人赏识。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自己或他人虽然有能力,但机会不佳或未被重用的情况。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人才管理或职业发展时,有时会被提及。
同义词:怀才不遇、明珠暗投、才高八斗却无用武之地 反义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得其所哉
“匏瓜徒悬”这个成语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匏瓜系而不食,何以异于斯乎?’”原意是指匏瓜虽然挂在那里,但不能食用,比喻人虽有才能却不得其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人或事物虽好却未被充分利用。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人才的发现和利用是一个重要主题。因此,“匏瓜徒悬”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于人才浪费的忧虑和对于公平机会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批评人才管理不善或社会资源分配不公。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那些有潜力却未被发掘的人或事物。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避免人才和机会的浪费。
在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同事,他们能力出众,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机会,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匏瓜徒悬”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匏瓜徒悬在秋风中,无人问津的才华,静静等待着那一缕阳光。”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庭院中,一串匏瓜静静地挂在藤架上,周围是落叶和寂静。这样的场景可能会配上悠扬而略带忧伤的音乐,增强那种被遗忘和未被利用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diamond in the rough”(未经雕琢的钻石),虽然意思不完全相同,但也表达了类似的怀才不遇的情感。
通过对“匏瓜徒悬”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人才未被充分利用时的深刻含义。这个成语不仅是*文化中对人才重视的体现,也是对社会公平和效率的一种期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1.
【匏】
(会意。《说文》:“从包从瓠省。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瓠”(hù)葫芦。省:即省形,选取“瓠”字形体的一部分“夸”,与“包”会合成义。本义:葫芦的一种,即匏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匏,瓠也。 、 《诗·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 、 《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 、 《汉书·郊祀志下》-其器陶匏。
2.
【瓜】
(象形。小篆字形,两边象瓜蔓,中间是果实,是藤上结瓜的形象。从“瓜”的字,多与瓜果有关。草木蔓生植物名。种类很多,果实也称瓜)。
同本义 。属于双子叶植物瓜科。
【引证】
《诗·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摘下)壶(葫芦)。 、 《诗经集注》-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 、 《诗·大雅·绵》-绵绵瓜瓞。
【组词】
瓜田、 瓜润、 瓜练、 瓜瓤
3.
【徒】
(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徒,步行也。 、 《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 、 《礼记·王制》-君子耆老不徒行。 、 《国语·吴语》-徒递来告。 、 《庄子·徐无鬼》-无徒骥于锱坛之宫。 、 《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上。 、 《论语·先进》-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易·贲》-贲其趾,舍车而徒。 、 顾炎武《复庵记》-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组词】
徒徙、 徒跣、 徒践、 徒杠、 徒负、 徒行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引证】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帅徒以往。
【组词】
徒骥、 徒兵,徒卒、 徒士、 徒甲、 徒卫、 徒侯、 徒师
4.
【悬】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同本义。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悬者植梯接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以叵幅悬之。 、 清·张廷玉《明史》-倒悬之。
【组词】
悬丝诊脉、 悬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