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0:17
滞洪:滞洪是指在洪水期间,通过人工或自然的方式,将洪水暂时储存于某一区域,以减轻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这种方式通常用于河流、湖泊或水库的管理中,以防止洪水泛滥造成灾害。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滞洪可能被用作比喻,象征性地表示“暂时储存”或“缓冲”某种情绪或的影响。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滞洪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水利工程或自然灾害的讨论中会出现。 专业领域**:在水利工程、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滞洪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洪水管理的具体措施。
同义词:蓄洪、缓洪 反义词:泄洪(指将水库中的水释放,以减轻压力)
词源:滞洪一词由“滞”和“洪”两个字组成。“滞”意为停滞、停留,“洪”指洪水。 演变:随着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滞洪的概念和应用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简单蓄水到现在的综合洪水管理策略。
在许多洪水频发的地区,滞洪措施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政府和社会组织通常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滞洪区的规划和建设。
滞洪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人类对抗灾害的努力。它也可能引发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在2019年的一次洪水**中,我所在的城市通过有效的滞洪措施,成功减轻了洪水对居民区的影响,这让我深刻理解了滞洪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滞洪比喻为“自然的缓冲器”,在风暴中静静地储存着力量,等待平静的时刻释放。
视觉:滞洪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水面、堤坝和溢洪道。 听觉:在滞洪区,可能听到水流的声音,从急促到平缓,象征着洪水的控制过程。
在不同语言中,滞洪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目的——减轻洪水影响——是普遍的。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lood retention”或“flood storage”。
滞洪是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术语,它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还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社会安全紧密相关。通过对滞洪的学*,我更加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科学管理和预防措施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