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3:23
词汇“[匏勺]”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匏勺”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匏勺”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词汇:
因此,“匏勺”字面意思是指用葫芦制成的勺子,是一种古代的器具。
在古代文献中,“匏勺”常用来描述古代的饮食器具,尤其是在描述古代宴会或祭祀场景时。在文学作品中,它也可能被用来象征古代的生活方式或文化传统。
“匏”字源于古代对葫芦的称呼,而“勺”字则源于古代对舀取工具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器具的材质和形状都有所变化,但“匏勺”一词保留了其古朴的意味。
在**古代文化中,匏勺常与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材料的利用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提到“匏勺”,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田园生活,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感觉。它也可能唤起对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尊重和怀念。
由于“匏勺”在现代生活中并不常见,个人应用可能更多体现在文化传承和教育活动中,如在历史课堂或博物馆中介绍古代生活器具时。
在诗歌中,可以将“匏勺”用作象征元素,如:
古风悠扬,匏勺轻摇,
一瓢清酒,醉了千年梦。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人坐在竹林中,手持匏勺,轻轻舀取清泉,周围是鸟语花香。这样的场景可能会伴随着古琴的悠扬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自然材料制成的器具也有存在,如非洲的葫芦容器,但具体名称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匏勺”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也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
1.
【匏】
(会意。《说文》:“从包从瓠省。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瓠”(hù)葫芦。省:即省形,选取“瓠”字形体的一部分“夸”,与“包”会合成义。本义:葫芦的一种,即匏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匏,瓠也。 、 《诗·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 、 《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 、 《汉书·郊祀志下》-其器陶匏。
2.
【勺】
(象形。本义:古代舀酒器)。
同本义。泛指舀东西的器具,有柄。
【引证】
《说文》-勺,挹取也。象形。中有实,与包同意。 、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勺,枓也。 、 《考工记·梓人》-勺一升。 、 《周礼·玉人》。注:“酒尊中勺也。”-黄金勺。 、 《仪礼·士冠礼》。注:“尊升所以處酒也。”-宾勺。
【组词】
饭勺;炒勺、 马勺;掌勺儿;勺水、 勺铎、 勺饮、 面粉勺;谷勺;量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