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1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14:40
投合: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迎合”或“符合”,通常指某人的行为、态度或意见与他人的期望或喜好相一致。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和谐或一致性。
“投合”一词源自汉语,由“投”和“合”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投”有“投入”或“迎合”的意思,而“合”则表示“一致”或“符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投合”。
在东方文化中,“投合”常常与和谐、顺应社会规范和尊重长辈的价值观相联系。在西方文化中,虽然也重视和谐与顺应,但个人表达和独立思考同样受到重视。
“投合”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可能暗示缺乏独立性和自我表达。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表示一种积极的适应能力和社交技巧。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在工作中投合客户需求的情况,这要求我不仅要理解他们的期望,还要能够提供符合这些期望的解决方案。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投合”来描述自然界中的和谐,例如:“山川投合,云水相依,天地间一幅和谐画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和谐共处的画面,如人们在一起工作或庆祝的场景。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和谐的旋律,如交响乐中各个乐器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在英语中,“投合”可以对应为“to cater to”或“to conform to”,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含义,但使用时可能会有细微的语境差异。
“投合”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行为与期望之间的一致性,还涉及到了文化、社会和个人层面的适应。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投合”的多种用法和含义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和理解他人意图至关重要。
1.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2.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