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5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53:13
词汇“烘云托月”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典文学,其字面意思是通过烘托云彩来突出月亮的明亮和美丽。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通过衬托或辅助手段来突出主要事物或人物的优点或特点。
“烘云托月”字面意思是通过烘托云彩来突出月亮的美丽。比喻在文学或艺术创作中,通过次要事物的描写来突出主要事物的特点或优点。
“烘云托月”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其形象的比喻手法在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文化中,月亮常常被赋予美好的象征意义,如团圆、纯洁等。因此,“烘云托月”这个成语也承载了通过美好衬托来强调美好的文化内涵。
这个成语给人以美的联想,让人想到宁静的夜晚和明亮的月光,带来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情感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在团队中通过辅助工作来突出自己的领导能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夜幕低垂,星辰点缀,烘云托月,唯你独明。”
想象一幅画面:夜空中,云彩轻轻飘过,月亮在云层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明亮。这种景象可以联想到宁静的夜晚和轻柔的音乐。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tting the stage”或“backgrounding”,用来描述通过背景设置来突出主要事物。
“烘云托月”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和艺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的表达。它教会我们如何通过衬托来突出主要事物,是一种富有智慧的表达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感受。
1.
【烘】
(形声。从火,共声。本义:烧,焚烧)。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言》-烘,燎也。 、 《诗·小雅·白华》-卬烘于歁。
【组词】
烘眼、 烘焰、 烘腾腾
2.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3. 【讬】 (託)。 ④~⑦。 同: 托
4.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