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3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32:03
烈马:字面意思是指性格刚烈、难以驯服的马。基本含义通常指那些力量强大、野性难驯的马匹,常用来比喻性格刚烈、不易控制的人或事物。
烈马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烈”和“马”两个字组成。“烈”字在中文中常用来形容强烈、刚烈,而“马”则是指马匹。在古代文学和历史记载中,烈马一词就已经出现,用以形容那些难以驯服的马匹。
在**文化中,烈马常被赋予英雄主义和反抗精神的象征意义。例如,古代的侠客或英雄常被比喻为烈马,象征他们的不屈不挠和反抗精神。
烈马一词常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联想,如自由、力量、野性和挑战。它激发人们对自由和挑战的向往,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驾驭的挑战性。
在个人生活中,烈马一词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性格刚烈、不易相处的人,或者形容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难以合作的同事,可以说他像一匹烈马,需要耐心和智慧来驯服。
诗歌: 烈马奔腾在无垠的草原, 自由的灵魂在风中呼啸。 它的眼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挑战着命运的枷锁。
视觉:想象一匹烈马在广阔的草原上狂奔,鬃毛随风飘扬,肌肉线条充满力量感。 听觉:可以联想到烈马奔跑时蹄声的节奏,以及它嘶鸣的声音,充满野性和力量。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ild horse”或“spirited horse”,它们在含义上与“烈马”相似,都用来形容那些难以驯服的马匹。
烈马一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联想,它不仅形容了马匹的特性,也常被用来比喻人的性格或事物的特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烈马这一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烈】
(形声。从火,列声。“火”字在下面一般写作四点。本义:火势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烈,火猛也。 、 《诗·商颂·长发》-如火烈烈。 、 《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 《资治通鉴》-火烈风猛。
【组词】
烈烧、 烈燧、 烈烈、 烈光
2.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