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8:54
词汇“[物如]”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或成语。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构成部分“物”和“如”来进行分析。
“物”通常指的是物体、事物,而“如”则有如同、好像的意思。结合起来,“物如”可以理解为“事物如同”或“物体好像”的意思。
由于“物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物的状态或特性,例如“物如梦幻”可能形容事物虚幻不实。
由于“物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但“物”和“如”都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字,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使用“物如”来形容自然景物或人物特征,表达一种诗意或哲理。
“物如”可能带给人一种梦幻或理想化的感觉,因为它暗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相似性。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哲学讨论中,可能会用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落,物如银霜,夜色中的世界变得如此宁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月夜的画作,月光下的景物显得格外柔和,如同披上了一层银霜。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传达相似的意思。
“物如”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形容事物的一种方式,即通过比喻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
1.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2.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