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4:34
“三垓”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极高的地方或极高的数量级。在古代汉语中,“垓”常用来表示极高的地方或极远的距离,而“三”则是一个表示程度的数字,因此“三垓”可以理解为极其高远或极其庞大的数量。
在文学作品中,“三垓”常用来形容天空的高远或山峰的巍峨,如“三垓之上,云雾缭绕”。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天文学或数学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极大的数量或距离。
同义词如“九霄”和“云霄”都用来形容极高的地方,但“三垓”更强调的是一种抽象的、难以企及的高度或数量。反义词则与“三垓”形成鲜明对比,指的是地面或平凡的世界。
“垓”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是指田埂或田界,后来引申为极高的地方或极远的距离。在古代文献中,如《楚辞》中就有“垓下”一词,指的是极高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垓”逐渐被用来形容抽象的、难以企及的高度或数量。
在**传统文化中,“三垓”常与神话传说中的天界或仙境联系在一起,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被用于文学创作或哲学思考中,用来表达对未知或超越的向往。
“三垓”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崇高、神秘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无尽的天空和深邃的宇宙。它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
在我的生活中,“三垓”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我常常被这个词汇所描绘的宏伟景象所吸引。它让我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之巅,仰望无垠的天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三垓”:
三垓之上,星辰闪烁,
银河如练,穿越时空。
我心飞翔,追逐光年,
在无尽的宇宙,寻找永恒。
在视觉上,“三垓”让人联想到广阔无垠的天空和星辰,可以想象一幅星空图或高山之巅的景象。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声、鸟鸣或宇宙的寂静。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三垓”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sky”(英语)、“ciel”(法语)等,都可以用来形容高远的天空或宏伟的景象。
“三垓”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它不仅形容了高远的地方,也象征着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超越的向往。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我的文学素养。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垓】
(形声。从土,亥声。本义:八极之内的广大土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畡。-垓,兼该八极地也。 、 《国语·周语》-天子居九垓之田。 、 《淮南子·俶真》。注:“垓坫,垠堮也。”-设于无垓坫之宇。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畅九垓,下埏八埏(yán八方极远之地)。 、 《淮南子·俶真》-道出一原,通九门,散六衢,设于无垓坫之宇
【组词】
垓埏、 垓坫、 垓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