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5:05
愆[qiān] 疚[jiù]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愆"字通常指过失、错误,而"疚"字则指内心的愧疚、自责。结合起来,"愆疚"指的是因为犯错或过失而感到内心的愧疚和自责。
在文学作品中,"愆疚"常用来描述人物因犯下错误而内心深感愧疚的情感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的表达中较为常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伦理学中,"愆疚"可以用来探讨道德责任和自我反省的概念。
同义词:愧疚、内疚、自责 反义词:无愧、心安、释然
"愆"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过失、错误。"疚"字同样在《说文解字》中有所记载,原意为心病、内心的痛苦。这两个字结合使用,形成了"愆疚"这一表达内心愧疚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愆疚"与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自省和责任感紧密相关。在社会交往中,犯错后的愆疚感被视为一种道德修养的体现,有助于个体进行自我纠正和成长。
"愆疚"这个词带有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它可能引发对道德责任的思考,以及对自我行为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愆疚"可能出现在个人因为某些行为感到内疚时。例如,错过了一个重要的约会或承诺,可能会引发愆疚感。
在诗歌中,"愆疚"可以用来表达深沉的情感:
月光下,愆疚如影随形,
心中的愧,如潮水涌动。
悔恨的泪,滴落在无人的夜,
愿时光倒流,弥补那错过的爱。
"愆疚"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画面,如夜晚的孤独身影,或是内心的独白。在音乐中,可能会选择低沉的旋律和悲伤的和声来表达这种情感。
在英语中,"愆疚"可以对应为"guilt"和"remorse"。"Guilt"更多指外在的罪责感,而"remorse"则更强调内心的痛苦和悔恨。
"愆疚"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犯错后的内心状态,也反映了个人对道德责任的认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愆疚"有助于深化对情感和道德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