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6:37
词汇“幸冀”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经过查询,这个词可能是一个组合词,由“幸”和“冀”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这两个字的基本含义出发,进行分析:
结合起来,“幸冀”可以理解为对幸福或好运的期望。
由于“幸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作者为了表达一种深切的希望或愿望。在口语中,这个词不太可能出现,因为它不符合日常交流的*惯。
由于“幸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幸”和“冀”都是古老的汉字,它们的含义在历史上有所演变,但基本含义保持相对稳定。将它们组合成“幸冀”可能是现代人的创造,用于表达一种强烈的愿望。
在**文化中,对幸福和好运的期望是普遍的。这个词如果出现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可能是为了强调这种普遍的愿望。
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积极向上的情感,如希望、乐观和期待。它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由于“幸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幸冀”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在晨曦的光芒中,我幸冀着,
希望的种子在心田里发芽。
由于“幸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直接与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相关联。但如果要创造联想,可以想象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或者一首旋律轻快、充满期待的歌曲。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幸冀”的词汇,但表达希望和愿望的概念是普遍的。
“幸冀”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人们对幸福和好运的普遍愿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思想。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创作或特定语境中,它可能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
1.
【幸】
侥幸。 同: 倖
【引证】
《小尔雅》-非分而得谓之幸。 、 《荀子·富国》。注:“无德而禄谓之幸位。”-朝无幸位。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侥倖也。”-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幸得脱矣。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幸皆杀之。 、 《三国演义》-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
【组词】
幸心、 幸生、 幸民、 幸位、 幸得、 幸诡、 幸赏
幸亏。
【引证】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幸大雪踰岭。 、 《广东军务记》-幸诚门未有烧。 、
【组词】
幸为、 幸然、 幸赖、 幸得、 幸偶
2.
【冀】
(形声。从北,异(yì)声。本义:冀州。古九州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冀,北方州也。 、 《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 、 《周礼·职方氏》。朱骏声曰:“地亘今盛京直隶山西、河南各府州,淮南地形,正中冀州,曰中土。”-河内曰冀州。 、 《书·五子之歌》。孔传:“陶唐帝尧氏,都冀州,统天下四方。”-惟彼陶唐,有此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