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8:44
殡仪馆:殡仪馆是指专门提供丧葬服务的机构,主要负责遗体的接收、保存、告别仪式的举办以及后续的火化或安葬等服务。它是丧葬礼仪的重要场所,为逝者家属提供哀悼和纪念的空间。
殡仪馆一词源于**传统文化,早期称为“丧家”或“灵堂”,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殡仪馆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丧葬方式,提供了更加规范和专业的服务。
在**文化中,殡仪馆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不仅是处理遗体的场所,也是家族和社会表达哀悼和尊重的方式。随着社会变迁,殡仪馆的服务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演变。
提到殡仪馆,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死亡、哀伤和告别。这种情感反应使得殡仪馆成为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参加亲友葬礼时前往殡仪馆的经历,这种经历往往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意义的反思。
在诗歌中,可以将殡仪馆作为象征死亡和重生的意象,如:
在殡仪馆的寂静中,
灵魂悄然升起,
穿越黑暗的隧道,
迎接新生的曙光。
在不同文化中,处理遗体的场所和方式各异。例如,西方国家可能更多使用教堂或墓地进行葬礼,而亚洲国家则更倾向于使用殡仪馆。
殡仪馆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丧葬服务的场所,也承载了人们对死亡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与死亡相关的话题,以及在面对生命终结时保持尊重和哀悼的态度。
1.
【殡】
(形声。从歹,宾声。“歹”,本作“歺”,音è,隶变以后成为“歹”。汉字部首之一。从“歹”的字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本义:停柩待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殡,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 、 《论语·乡党》-于我殡。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 、 《北史·高丽传》-死者殡在屋内。
【组词】
殡宫、 殡阶、 殡棺
2.
【仪】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 《人物志》-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组词】
仪状、 仪观、 仪宇、 仪缀、 仪止、 仪采、 仪相、 仪形、 仪状、 仪望、 仪干、 仪操、 仪举
3.
【馆】
(形声。从食,官声。“馆”,供宿供膳,所以从“食”。它的异体字作“舘”,说明“馆”属于房舍一类。本义:高级客舍,宾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馆,客舍也。 、 《周礼·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 《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 、 《诗·大雅·公刘》-于豳斯馆。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师三日馆谷。 、 《左传·昭公元年》-楚公子围聘于郑,…将入馆。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馆人、 馆客、 馆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