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1:27
出殡:指将死者的遗体从丧家运送到墓地或火化场的仪式过程。这个词汇通常与丧葬仪式相关,是葬礼的一部分。
出殡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出”表示离开,“殡”指停放灵柩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为指代将遗体运送到最终安息地的仪式。
在*传统文化中,出殡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涉及到许多礼仪和俗。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出殡的形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强调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
出殡往往引发人们的悲伤和哀思,与死亡和离别紧密相关。它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和有限,促使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个人经历中,参加亲友的出殡仪式是一种深刻的体验,它不仅是对逝者的告别,也是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反思。
在诗歌中,出殡可以被用来营造一种哀伤的氛围:
细雨蒙蒙,出殡的队伍缓缓前行,
每一脚步,都踏在哀伤的心弦上。
出殡往往伴随着哀乐和黑白的色调,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庄重和悲伤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出殡的形式和意义各异。例如,在西方文化中,葬礼和出殡可能更加简洁,而在东方文化中,可能更加注重仪式和传统。
出殡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丧葬仪式的具体过程,也承载了人们对生命、死亡和离别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义。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殡】
(形声。从歹,宾声。“歹”,本作“歺”,音è,隶变以后成为“歹”。汉字部首之一。从“歹”的字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本义:停柩待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殡,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 、 《论语·乡党》-于我殡。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 、 《北史·高丽传》-死者殡在屋内。
【组词】
殡宫、 殡阶、 殡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