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8:13
射猎: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用弓箭或其他射击工具进行狩猎。在古代,射猎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技能,也是贵族和武士的训练项目之一。现代语境中,射猎可能更多指的是一种休闲活动或体育**。
射猎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射”指的是用弓箭射击,“猎”指的是狩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描述狩猎行为的专用词汇。
在古代**,射猎不仅是获取食物的手段,也是军事训练的一部分。在儒家文化中,射猎还被赋予了道德和礼仪的含义,如《礼记》中提到的“射礼”。
射猎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英勇武士、广阔的自然风光和紧张刺激的狩猎场景。它可能唤起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在现代社会,射猎可能更多地被视为一种休闲活动。例如,有些人可能会在假期选择去专门的狩猎场进行射猎,以此来放松心情和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将射猎描绘为一种与自然对话的方式:
弓弦轻响,箭矢飞翔,
穿越林间,追逐晨光。
猎物奔逃,心跳如鼓,
自然之声,回响在耳。
射猎可能让人联想到森林中的鸟鸣、风吹过树梢的声音,以及弓弦拉紧和箭矢飞出的声音。视觉上,可能会想到猎人穿着迷彩服,手持弓箭,潜伏在草丛中的画面。
在不同文化中,射猎的含义和实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北美,射猎是一种常见的户外活动,而在一些欧洲国家,由于环境保护的原因,射猎可能受到更严格的限制。
射猎这个词不仅承载了古代的军事和礼仪文化,也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新的意义和应用。它提醒我们尊重自然,同时也享受与自然的互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射猎的多重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1.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2.
【猎】
(形声。从犬,巤(liè)声。本义:打猎,捕捉禽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猎,放猎逐禽也。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 《礼记·月令》-执弓挟矢以猎。 、 《左传·宣公十一年》-楚蒍艾猎,字叔敖。 、 《太玄·毅》。注:“捕也。”-吏所猎也。 、 唐·王维《观猎》-将军猎渭城。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出猎。 、 《聊斋志异·促织》-教我猎虫所。
【组词】
猎火、 猎围、 猎士、 猎夫、 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