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2:12
“射柳”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弓箭射击柳树。在古代,射柳是一种军事训练和娱乐活动,尤其在春季柳树发芽时进行,以此来练*射箭技巧和提高士兵的战斗能力。
在文学作品中,“射柳”常常被用来描绘古代军队的训练场景,或者作为一种象征,代表武士的英勇和技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军事相关的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军事学,射柳可能被详细研究,以了解古代的军事训练方法。
同义词:射箭、箭术、弓术 反义词:无(因为这个词汇比较特定,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射柳”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具体词源不详,但可以推测它与古代的军事训练和娱乐活动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描述古代军事活动时仍然被使用。
在**古代,射柳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训练活动,也是春季的一种传统娱乐。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武艺的重视,以及军事文化的一部分。
提到“射柳”,我联想到古代战士的英勇形象,以及他们在春日阳光下练*箭术的场景。这种联想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历史书籍中读到关于射柳的描述,这让我对古代的军事训练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射柳”: 春日暖阳下,柳枝轻摇曳, 战士们箭矢飞,射柳显英姿。
想象一幅画面:春日的柳树下,战士们拉弓射箭,箭矢划破空气的声音,柳枝随风摇摆的景象,这些都是“射柳”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射箭训练活动也有,但不一定称为“射柳”,这显示了不同文化在军事训练上的共性和差异。
通过对“射柳”的学*和分析,我更加了解了古代**的军事文化和传统活动。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语言,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对于理解古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2.
【柳】
(形声。从木,丣(yǒu)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同本义 ,柳属的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枝细长下垂,叶狭长,其中多种有重要经济用途,如作木材,编篮用柳条,或树皮用于鞣皮,其中少数(如白柳和垂柳)为观赏遮荫树木。
【引证】
《说文》-桺,小杨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 、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组词】
柳花、 柳黄、 柳陌花街、 柳绿、 柳眼、 柳下、 柳火、 柳市、 柳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