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3:44
“五内”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人体的五个内脏,即心、肝、脾、肺、肾。在中医学中,这五个内脏不仅指生理上的器官,还代表了五个功能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与外界的联系。
“五内”源自古代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被系统化和理论化。在现代,虽然医学知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五内”这一词汇仍然保留在中医学的术语中,并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日常语言中。
在文化中,“五内”不仅是一个医学术语,也常被用来象征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这种用法反映了人对内心情感的重视和对身体与心灵关系的深刻理解。
“五内”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深层的情感和内在的痛苦。它不仅仅描述了身体的器官,更触及了人的情感和精神层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和复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遇到“五内俱焚”的表达,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学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五内”:
五内如焚,心如刀割,
在这寂静的夜里,
情感的火焰,燃烧不息。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独自坐在昏暗的房间里,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背景音乐是低沉的大提琴声,这可以很好地表达“五内俱焚”的情感状态。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rtbroken”或“gut-wrenching”,虽然这些词汇更直接地指向了情感的来源,但“五内”这一表达则更具有文化和哲学的深度。
“五内”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用法,它不仅是一个医学术语,也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词汇。通过对“五内”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汉语的丰富性和深度,以及它在表达情感和思想上的独特魅力。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