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2:14
“寸步不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两个人或物体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几乎不分开。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始终紧跟在另一人或另一物的旁边,不离开半步。
在文学作品中,“寸步不离”常用来形容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或忠诚度,如描述忠实的仆人、亲密的朋友或情侣。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另一人的依赖或紧密跟随。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安保领域,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警卫或士兵对目标的严密保护。
同义词中,“形影不离”强调的是紧密相连,如同影子跟随身体;“紧随其后”和“如影随形”则强调的是紧密跟随的状态。反义词则表达了完全相反的概念,即距离远或方向不同。
“寸步不离”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距离的描述。在古代汉语中,“寸”是一个长度单位,表示极短的距离。这个成语的结构和意义在历史上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文化中,“寸步不离”常用来强调忠诚和亲密关系。在传统观念中,忠诚和不离不弃被视为美德,这个成语因此也承载了这样的文化价值。
这个词汇给人以温暖和安全感,因为它传达了一种紧密和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情感上,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亲密无间的朋友或家人,以及在困难时刻的相互支持。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过一对老年夫妇,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寸步不离,这种深厚的情感让我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同星辰寸步不离夜空,我们的爱也将永恒不变。”
视觉上,可以想象两个人紧紧相依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轻柔的背景音乐,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ick together like glue”或“never leave each other's sid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紧密联系的概念是相似的。
“寸步不离”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接近,更传达了情感上的紧密联系和忠诚。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色彩。
吴黄龙中,吴郡海盐有陆东,妻朱氏,亦有容止,夫妻相重,寸步不离,时人号为比肩人。
他家女孩儿韩爱姐,逐日上去答应老太太,~,要一奉十,拣口儿吃用,换套穿衣。
1.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2.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离】
(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离,离黄仓庚也。 、 《易·说卦》-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 、 《颜氏家训》-离则配禹。 、 《诗·邶风·旌丘》-流離之子。 、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