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3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32:08
流浪:指没有固定住所,四处漂泊或游荡的状态。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人或动物因各种原因(如贫困、逃避、探索等)而没有稳定的居住地,不断迁移。
“流浪”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指“随水流而动”,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人的无固定居所的状态。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许多文化中,流浪者常常被赋予神秘或浪漫的色彩,如吉普赛人。然而,在现代社会,流浪往往与贫困和社会边缘化联系在一起。
“流浪”这个词可能引发对自由、冒险的向往,也可能带来对孤独、无助的同情。它让人联想到广阔的天空、无尽的道路和未知的旅程。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流浪者或流浪动物,这些经历可能加深对流浪这一状态的理解和同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流浪的灵魂,在夜的边缘徘徊,寻找着归宿的光。”
在英语中,“流浪”可以对应为“wandering”或“homeless”,在不同文化中,对流浪者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流浪”这个词在语言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是描述一种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由、归属和社会边缘化的复杂情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情感。
1.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2.
【浪】
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引证】
《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浪涌。 、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
【组词】
风浪、 激浪、 浪波、 浪淘淘
放荡;放纵。
【引证】
《诗·邶风·终风》-谑浪笑敖。
【组词】
浪弟子、 浪事、 浪荡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