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2:11
慢性子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性格缓慢、不急躁的人。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做事情不慌不忙,喜欢慢慢来,不喜欢匆忙或急迫的状态。
慢性子 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慢性”和“子”组成。其中,“慢性”指的是缓慢的性质,“子”在这里是一个后缀,用于构成名词。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没有明显的历史演变。
在**文化中,慢性子有时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强调“慢生活”和“平衡”的现代社会背景下。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慢性子也可能被视为效率低下的表现。
慢性子 这个词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平静和放松。它让我联想到悠闲的午后、缓慢的步伐和深思熟虑的行为。这种联想有助于我在紧张或焦虑时寻找内心的平静。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慢性子的同事,他总是能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冷静,他的这种性格特点让我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耐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慢性子”:
在时光的河流中,
慢性子的人缓缓前行,
不急不躁,
品味每一刻的宁静。
慢性子 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悠闲的乡村风景,缓慢的流水声,以及轻柔的鸟鸣。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都与平静和放松相关。
在英语中,慢性子 可以对应为 "slowpoke" 或 "laid-back"。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含义,但可能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
慢性子 这个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理解不同人的性格特点,还启发我在生活中寻找平衡和宁静。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那些能够在快节奏世界中保持慢节奏的人。
1.
【慢】
(形声。从心,曼声。本义:轻慢;对人无礼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慢,一曰不畏也。 、 《广雅》-慢,惰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远而慢之。 、 《礼记·缁衣》-可敬不可慢。 、 《吕氏春秋·处方》-而长不简慢矣。 、 《左传·庄公八年》-君使民慢,乱将作矣。 、 《荀子·君子》-敬贤者存,慢贤者亡。 、 《吕氏春秋·上德》-荆成王慢焉。 、 《庄子·则阳》-其慢若彼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肃也。 、 《儒林外史》-管家,实是多慢了你。
【组词】
慢骂、 慢亵、 慢狎、 慢视、 慢公、 慢令、 慢心
2.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