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6:19
词汇“沈甸甸”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物体沉重、有分量的感觉。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那些给人以沉重感或压力感的物体或情境。
“沈甸甸”的字面意思是形容物体沉重,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它强调的是物体的重量和给人的心理感受。
在文学作品中,“沈甸甸”常用来形容心情沉重或负担重,如“心中沈甸甸的”表示心情沉重。在口语中,可以用来形容物体的重量,如“这个箱子沈甸甸的”。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中,可能不太使用这个词汇,因为它更多地强调的是主观感受而非精确的重量。
“沈甸甸”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于对物体重量的直观感受。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沈甸甸”常用来形容心情或负担,反映了人们对沉重感的普遍体验和表达。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常用来形容生活中的压力和负担。
“沈甸甸”给人以沉重、压抑的情感反应,常让人联想到负担、压力和不易承受的重担。这种情感反应可以影响人的思维和表达,使人在描述沉重感时更加生动和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沈甸甸”来形容一个装满书籍的背包,确实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每次背起来都感到负担不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心事沈甸甸,星光点点,难掩沉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装满书籍的背包,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沉重物体落地的声音,如“咚”的一声,传达出沉重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vy”或“weighted down”,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物理重量,而不像“沈甸甸”那样强调主观感受。
“沈甸甸”这个词汇在描述沉重感和压力感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它不仅用于形容物体的重量,还常用于形容心情和负担,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我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丰富性。
1.
【沈】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
【引证】
《左传·文公三年》。朱骏声曰:“国在今河南汝州汝阳县东南。定(公)四年蔡灭之。”-伐沈。
姬姓。一说姒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在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为蔡所灭。
2.
【甸】
(会意。从田,包省声,田亦声。本义:王田)。
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引证】
《说文》。段注:“甸,王田也。”-甸,天子五百里地。 、 《书·禹贡》。注:“为天子服治田也。”-五百里甸服。 、 《礼制·王制》-千里之内曰甸。 、 《周礼·夏官·职方式》。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甸服。
【组词】
甸地;甸邑;甸服、 甸畿
3.
【甸】
(会意。从田,包省声,田亦声。本义:王田)。
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引证】
《说文》。段注:“甸,王田也。”-甸,天子五百里地。 、 《书·禹贡》。注:“为天子服治田也。”-五百里甸服。 、 《礼制·王制》-千里之内曰甸。 、 《周礼·夏官·职方式》。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甸服。
【组词】
甸地;甸邑;甸服、 甸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