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9:58
“布达”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的是一种用布料制成的覆盖物,如布帘、布罩等。它也可以指用布料包裹或覆盖的动作或状态。
在文学中,“布达”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温馨、柔和的氛围,如“窗帘轻轻布达,阳光透过缝隙洒在地板上”。 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把桌布布达好”来指示某人整理桌面。 在专业领域,如纺织品设计中,“布达”可能特指某种特定的布料覆盖技术。
同义词:覆盖、遮盖、罩上 反义词:揭开、掀开、移除
“布达”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用于描述布料的覆盖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传统文化中,布料的使用和装饰有着悠久的历史。布达作为一种布料的使用方式,反映了人们对家居环境和装饰的重视。
“布达”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和安全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布达”这个词来描述整理家居的动作,比如整理床铺或布置餐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光初照,布达的窗帘轻轻摇曳,如同梦境的帷幕。”
视觉上,“布达”可能让人联想到柔软的布料和温馨的家居环境。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布料摩擦的细微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rape”,用于描述布料的覆盖或悬挂状态。
“布达”这个词虽然简单,但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物理行为,也承载了人们对舒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
1.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2.
【达】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引证】
《说文》-达,行不相遇也。 、 《广雅》-达,通也。 、 《礼记·内则》-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 、 《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 、 《虞书》-达四聪。 、 《书·禹贡》-达于河。 、 《周礼·大宰》-七曰达吏。 、 《仪礼·士昏礼》-下达。 、 《礼记·中庸》-天下达道。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
【组词】
四通八达;达越、 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