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4:19
声像: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声音和图像的结合,或者是指同时包含声音和图像的媒体内容。在技术领域,声像可能特指音频和视频信号的组合。
声像这个词汇是由“声”和“像”两个字组合而成,分别代表声音和图像。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包含声音和图像的媒体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声像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早期的电影、电视到现在的网络视频、虚拟现实等。
在现代社会,声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和信息获取方式。电影、电视、网络视频等媒体形式都依赖于声像技术的支持。声像的质量也成为评价媒体内容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声像这个词汇往往让人联想到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如电影中的震撼音效和精美画面,或是音乐会上的现场感受。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强记忆和体验的深度。
在日常生活中,声像技术无处不在。例如,观看一部电影时,声像的结合能够让故事更加生动;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演示通过声像的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
声像交织的夜晚,
星光与乐音共舞,
心灵在视听的盛宴中,
找到了永恒的归宿。
声像这个词汇可以让人联想到电影中的经典场景,如《泰坦尼克号》中的船头拥抱,或是《星球大战》中的光剑对决。这些场景不仅视觉上震撼,声音效果也极具冲击力。
在英语中,与“声像”对应的词汇可能是“audio-visual”或“sound and vision”。不同文化中,对于声像技术的应用和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为声像的结合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声像这个词汇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代表了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感官体验的追求。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和分享丰富的视听内容。
1.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
2.
【像】
(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然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郑康成、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像,似也。 、 《荀子·富国》-影之像形也。 、 林觉民《与妻书》-女必像汝,我心甚慰。 、 清·李渔《闲情偶寄》-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 、 老舍《黑白李》-脸上处处像他哥哥,可是那种神气又不完全像他的哥哥。
【组词】
像形、 像似、 像形奇名、 像煞、 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