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1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10:25
词汇“从理入口”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从”、“理”和“入口”三个部分来理解。
综合来看,“从理入口”可能指的是从某个理论或道理的起点开始,或者依照某种理论或道理来开始某项活动。
由于“从理入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并不广泛。在专业领域,如哲学、逻辑学或教育学中,可能会用到类似的表达来强调从理论出发的重要性。
由于“从理入口”不是一个传统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为了特定语境创造的表达。
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或研究环境中,可能会使用“从理入口”来强调理论的重要性。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以严谨、理性的感觉,联想到科学、教育等领域。
在学术写作或教学中,我可能会使用“从理入口”来强调理论基础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从理入口,探索知识的深渊,每一页书,都是心灵的飞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学者在图书馆的书架前,手中拿着一本书,表情专注,背景是书架上密密麻麻的书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rt from the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或“begin with the principles”。
“从理入口”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强调了理论在开始任何活动时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并适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专业性。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3.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4.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