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5:08
词汇“同气共类”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同”、“气”、“共”和“类”。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同气共类”字面意思是指具有相同气质或性质的事物归为一类。基本含义是指事物之间因为某些共同的特点或属性而被归为同一类别或群体。
“同气共类”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事物分类和归类的传统思维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事物相似性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强调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分类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于事物归类的重视,以及对于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知。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因为它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内在联系。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团结、一致和共同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描述一些具有相似特点的产品。例如,在讨论电子产品时,我可能会说“这些智能手机都是同气共类的创新产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同气共类的花朵,在春日里竞相绽放,它们的芬芳交织成一幅绚丽的画卷。”
想象一片花海,各种花朵虽然颜色和形状各异,但都是同气共类的生命体,共同构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这种景象可以激发人们对自然和谐的深刻感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irds of a feather”,意指“物以类聚”,强调人们或事物因为共同的特点而聚集在一起。
通过对“同气共类”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汉语中对于事物分类和归类的思维方式。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表达事物内在联系和共同特点时非常有效。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成语,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气共类,动相招致。
1. 【同】 ——见“胡同”hútòng。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3.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4.
【类】
(形声。从犬,頪(lèi)声。从“犬”,因犬种类最相似。本义:种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类,种类相似,惟犬最甚。 、 《韩非子·五蠹》-皆守株之类。 、 《荀子·王制》-无法者以类举。 、 、 《列子·仲尼》-其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 、 《孟子·梁惠王上》-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 《庄子·渔父》-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