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5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9:03
“执徐”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古代天文学,用于描述岁星(木星)的运行状态。在古代,岁星每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经过一个特定的星次,这些星次依次被称为“岁次”。“执徐”是其中之一,具体指的是岁星在辰年的位置。
由于“执徐”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天文学术语,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低,几乎只在古籍、历史文献或专业的天文学讨论中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可能偶尔会被用来营造一种古风或神秘的氛围。
由于“执徐”是一个非常特定的术语,没有直接的同义词或反义词。如果需要描述类似的概念,可能会使用“岁次”或“星次”等更通用的术语。
“执徐”一词源自古代**的天文学,具体来源于对岁星运行轨迹的观察和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从日常语言中淡出,成为了一个专业术语。
在古代,天文学与占星术紧密相关,岁星的位置被认为与国家的吉凶、农业的丰收等重大有关。因此,“执徐”这样的术语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意义。
对于现代人来说,“执徐”可能会唤起一种对古代天文学和历法的好奇和敬畏感。它代表了人类早期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探索和理解。
由于“执徐”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术语,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遇到或使用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学术研究和历史文献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执徐”作为一个神秘的元素,融入到古代背景的故事或诗歌中,增添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感。
由于“执徐”与天文学相关,可以联想到星空、古代天文仪器等视觉元素,以及古代天文学家观测星象时的宁静和专注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执徐”的词汇,但类似的天文学概念和术语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存在,如古希腊的星座名称等。
“执徐”作为一个古代天文学术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代表了人类早期对宇宙的探索和理解。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不常用,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对于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是有益的。
1.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
2.
【徐】
(形声。从彳(chì),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慢步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安行也。 、 《易·困》。虞注:“坤为徐。”-乃徐有说。 、 《战国策·宋策》-徐其攻而留其日。 、 《孙子·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 、 《文选·张衡·东京赋》-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