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5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58:41
词汇“三徐”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三徐”的分析:
“三徐”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三位徐姓文人,即徐陵、徐铉和徐锴。他们都是南唐时期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以其文学成就和书法艺术闻名。
在文学和历史语境中,“三徐”常被提及,用以指代这三位文化人物。在专业领域,如**古代文学和书法研究中,“三徐”可能会被详细讨论。
同义词:无特定同义词,因为“三徐”是一个特定的人物指代。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因为“三徐”并非描述性词汇。
“三徐”一词源于对这三位历史人物的集体称呼,没有复杂的词源和演变过程。
在**文化中,“三徐”代表了南唐时期的文化繁荣和文人风范,他们的作品和艺术成就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提到“三徐”,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文化繁荣和文人的高雅生活,带来一种文化自豪感和历史沉淀的情感。
由于“三徐”并非日常用语,个人应用场景较少,但在学***古代文学和书法时,可能会频繁接触到这一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文化的诗歌时,可以这样使用:“三徐笔下生花,南唐风韵流传千古。”
结合**古代书法作品的图片,可以更好地理解“三徐”的艺术成就;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琴音乐,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
由于“三徐”是**特有的文化指代,没有直接的跨文化对应词汇。
“三徐”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人指代,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学*和研究**古代文化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成就和文人的社会地位。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徐】
(形声。从彳(chì),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慢步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安行也。 、 《易·困》。虞注:“坤为徐。”-乃徐有说。 、 《战国策·宋策》-徐其攻而留其日。 、 《孙子·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 、 《文选·张衡·东京赋》-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