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3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30:01
词汇“执干”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笔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假设“执干”是“执竿”的误写,因为“执竿”是一个更为常见的表达。以下是对“执竿”的分析:
“执竿”字面意思是指手持竿子,通常用于钓鱼、撑船、测量等活动。基本含义是指进行某种需要使用竿子的动作或活动。
“执”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手持的意思,“竿”则是指长而细的杆子。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就有出现,如《诗经》中就有“执其竿”的描述。
在**传统文化中,钓鱼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活动,因此“执竿”也常常与闲适、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联系在一起。
“执竿”给人一种平静、专注的感觉,联想到自然、宁静的乡村生活。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有过钓鱼的经历,可能会对“执竿”有更深的体会和情感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执竿湖畔,心随鱼跃,静待天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湖边执竿钓鱼的画面,背景是宁静的湖水和远处的山峦。听觉上,可能是鸟鸣和水波轻拍岸边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olding a rod”或“fishing with a rod”,但在文化内涵上可能不如中文的“执竿”丰富。
“执竿”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可以有丰富的解读和应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和生动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
2.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