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6:16
执役: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执行任务或履行职责。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军人、警察或其他公职人员在岗位上执行任务的状态。
执役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执”意味着持有或执行,“役”则指任务或职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其基本含义,但在使用频率上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执役常常与忠诚、责任和奉献精神联系在一起。它体现了公职人员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和牺牲。
执役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严肃和尊敬。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的努力和牺牲是社会稳定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过家人在警察岗位上的执役,他们的敬业和责任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执役:
在黎明的曙光中,他们执役,
守护着城市的安宁与和谐。
每一声警笛,都是他们的誓言,
在风雨中,他们从不退缩。
执役让我联想到警察巡逻的画面,或是军人在边境站岗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警笛声或军号声,这些都是执役的象征。
在英语中,执役可以对应为“on duty”或“in service”,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执役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描述了公职人员的工作状态,也体现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相关情境和情感。
1.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
2.
【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