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0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00:54
效命:指为某人或某组织忠诚地服务,尽全力完成任务或使命。这个词汇通常带有强烈的忠诚和奉献的意味。
效命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效”意味着效仿或尽力,“命”则指命令或使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演变为表示对某人或某组织的忠诚和奉献。
在**传统文化中,效命常常与忠诚、奉献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在古代,臣子对君主的效命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德,而在现代社会,效命则更多地体现在对工作、组织或国家的忠诚和奉献上。
效命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尊敬和钦佩。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无私奉献、忠诚不渝的人,如历史上的忠臣和现代的英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师,他一生效命于教育事业,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学生。他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深深影响了我。
诗歌:
他一生效命于这片土地,
无怨无悔,忠诚不渝。
岁月流转,风雨兼程,
他的身影,永远坚定。
视觉联想:想象一位士兵在战场上坚定地执行任务,或一位老师在教室里认真授课的场景。 听觉联想:听到“效命”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庄严的誓言或坚定的承诺。
在英语中,与“效命”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serve faithfully”或“devote oneself”。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忠诚和奉献的概念。
效命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强调了忠诚、奉献和责任感。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对某人或某组织的忠诚和奉献,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欣赏那些无私奉献的人。
1.
【效】
(形声。从攴(pū),交声。“攴”有致力的意思。本义:献出;尽力)。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 、 《史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
【组词】
效力;效绩、 效玺、 效己、 效芹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