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4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46:14
内脏: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指的是人和动物体内的器官,如心脏、肺、肝脏、胃、肠等。它们是生物体内部进行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重要生理功能的器官。
在医学和生物学专业领域,“内脏”是一个常用词汇,用于描述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各种器官。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描述人的内心世界或情感状态。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内脏”来指代身体的内部,或者在谈论健康问题时提及。
同义词:器官、腑脏、脏器 反义词:外表、皮肤、外壳
同义词“器官”更加通用,而“内脏”特指体内的器官。反义词“外表”等则指代外部可见的部分。
“内脏”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形和发音在历史长河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如《黄帝内经》中就有对内脏的详细描述和分类。
在**传统文化中,内脏常被视为生命力和健康的象征。例如,中医理论中的“五脏六腑”与人的情感和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提到“内脏”,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性和复杂性,以及医学领域的专业性和严肃性。这个词可能唤起人们对健康和生命的敬畏感。
在日常生活中,当谈论健康检查或疾病时,可能会用到“内脏”这个词。例如,体检报告中可能会提到内脏的各项指标。
在诗歌中,可以将“内脏”比喻为深藏不露的情感:
我的心,那深邃的内脏, 藏着无尽的忧伤和希望。
结合医学解剖图或内脏的3D模型,可以直观地展示内脏的形态和位置。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医学讲座或手术室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internal organs”或法语的“organes internes”,都指代类似的含义,但在具体的文化和医学实践中可能有所不同。
“内脏”这个词在医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它不仅指代生物学上的实体,也承载着文化和情感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和丰富地表达相关概念。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脏】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中医学以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后因以为身体内脏的通称)同本义。
【引证】
《正字通》-脏,五脏也。